转:研究一篇成功预测了汶川地震的诡异论文
16 05 2008年研究一篇成功预测了汶川地震的诡异论文
作者:同人于野
http://gezhi.org/node/965
此次汶川大地震,中国互联网上的青年们在爱国热情中表现了无比的成熟和冷静,所有谣言,阴谋论和迷信都不攻自破,失去了市场。一个最令人关心的话题是地震到底能不能预测。关于蟾蜍搬家之类的动物预测,现在网上的文章已经分析的非常透彻了。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我今天在格致上看到的一篇学术论文《基于可公度方法的川滇地区地震趋势研究》(PDF下载:http://gezhi.org/files/earthquake-sichuan-related-paper.pdf)。
通过仔细的分析推理,我认为这篇论文完全不合逻辑。不合逻辑的学术论文很多,但这篇论文诡异之极。
这是一篇发表在正规学术期刊《灾害学》上的一篇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论文。这篇2006年发表的论文的主要结论是:”在2008 年左右, 川滇地区有可能发生≥6.7 级强烈地震”。不是2007,不是2009,不是2010,是2008。而且这篇文章没有像其他算卦文章一样同时给出几个”可能的”年份:明确无误的,完全不给自己留余地的告诉我们2008年四川要发生一次大地震。
这篇只有区区四页的论文没有用到任何地震专业知识,一般人都能轻易看懂(建议读者马上自己去看一下再回来看我的分析),这篇文章所需要的唯一数据是该地区以往发生6.7级以上地震的年份。实际上,文章的四位作者来自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根本不是搞地震的。因此这必然是一篇令专业地震学家怒不可遏的地震预测论文。
做过智商测验的人都熟悉这样的智力题:
- 一个数列的前面几项是 1,3,5,7,9,11,请问下一项是什么?
答案当然是13,一看就知道是等差数列。
再看一道稍微复杂一点的智力题:
- 一个数列的前面几项是 2,5,8,12,14,19,20,26,26,请问下一项是多少?
答案是33. 这个数列实际上是两个等差数列交错在一起:2,8,14,20,26 …,和 5,12,19,26 …。
而《灾害学》上的这篇地震预测论文相当于是这么一道智力题:
- 一个数列的前面25项是 1913,1917,1923,1925,1933,1936,1941,
1942,1948,1950,1952,1955,1960,1967,
1970,1971,1973,1974,1976,1979,1981,
1988,1989,1995,1996,请问下一项是多少?(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答案是2008。
显然这篇论文假设地震发生的时间间隔和天体运行一样,存在一个可以捉摸的规律。主流地震学家是否定这个假设的,因为地震本质上是一个非线性的偶然事件,如果真的有这样的规律,这个规律必然早就被人发现了。但本文要指出的是,仅仅从”主流地震学认为不应该有这个规律”,就否定这篇论文,是错误的逻辑。因为你怎么就能肯定主流地震学就正确呢?万一真有这样的规律,而主流地震学没有发现呢?
因此本文的分析方法是,我们首先假定地震发生的时间真的有规律,然后去分析这篇文章。我的结论是,即使真的存在这样的规律,这篇文章也是完全不合逻辑的。
首先,这里使用的数据是发生6.7级以上地震的年份,为什么要用6.7级来作为选择数据的标准?为什么不是6级或者7级这样更直观的整数级?这是说不过去的。我不懂地震,文中的一个线索是”6.7级以上地震大多发生在边界断裂带附近”,因此也许这是一个地震学意义上的理由。然而这篇文章所使用的 “可公度方法”,其发明人翁文波在预测唐山大地震时,采用与这篇论文完全相同的办法,其选取数据的标准是5.5级【参考文献:http: //www.fxway.com.cn/forex/jishufenxi/1/23832.html】;在预测世界特大地震时,采取的标准是8.5 级,可见此”可公度方法”的标准选取是主观而不是客观的。
第二。从文中给出的资料来看,1976年该大地区实际上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发生了6次不同级别的大地震,其他年份,比如1925,1936,1941 等等,都发生过两次地震。因此一个严格的年份数列绝对不应该只有25项,而应该至少精确到月,这样数列会多出来好多项,那么以下的可公度方法的等差数列研究法必然要大动手术,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就算是存在一个只看年份的怪异规律,那么至少应该是哪一年发生的地震越多,这一年就越重要才是。可是在这篇论文的计算中,1976(X19)这一年并没有被重点使用,反而 X15(1970)这个只发生过一次地震的年份却被多次用到。
第三。这篇论文实际上采用了两个方法来预测2008这个年份。除了可公度方法,论文的第一章实际上是一个”公差19等差数列法”。而这个方法只使用了25个年份中的15个,故意忽略了其他10个年份。这同样是一种主观选择。
第四。我们来看看这个”三元可公度法预测”,因为这里作者给出了全部的计算过程。这些计算非常奇怪,我们只说最关键的一点。计算的本质,是要从数列的前面几项,X1, X2, …X25,推出下面一项,也就是X26。对于这样的预测,一个起码的问题是你不应该非得凑足了25项才能预测第26项,你这个方法应该在已知比如说前 22项的时候能够预测第23项,然后在同样原理下预测第24,25,和26项,这样才能令人信服。总不能说只要凑不够25个数,这个方法就失效吧。但我们看到即使是计算第24项,X24的时候,此方法也需要知道X25是多少(参看第24项计算中的第一和第三个算式)。其他一切的一切都不管,仅仅这一点就是无法令人信服的。
第五。再看所谓”四元可公度法预测”,这里有一个一点就破的大破绽。这里作者首先用前面的数据排列组合算出来一个12的公差,然后用X25+12= X26=2008。且不说这么算完全没有合理性,最大的破绽在于,计算12这个数字的时候最高年份只用到了 X20(1979年),也就是说如果这篇论文在1980年发表,那么根据这种”四元可公度法预测”所算出来的下一个地震年份应该是 X21=1979+12=1991,而实际上1991年根本没有发生大地震。难道说同样的数据,同样的方法,仅仅因为论文发表的时间不同就应该有不同的结论么?
第六。论文中的”四元可公度法”跟翁文波预测唐山大地震的方法完全一致(参考前面给出的介绍翁文波的文章)。但这里的毛病在于你是用两项相加再减去两项,这样计算出来的公差只有除以2以后才能”合理的”加到”一项”上面去预测下一项,直接加是错误的。
实际上,翁文波在在预测中也犯过前面提到的这六点逻辑错误。比如他预测1991年洪水,是【以19世纪到20世纪中,华中地区历史上16次特大洪水年份中的6次为依据】,你凭什么选择这6次呢?
综上所述,这种预测法跟现在有人研究预测彩票号码一样离谱。与其说是预测,不如说是凑数。
但最诡异的是,不管是翁文波预测洪水,还是这篇论文预测四川地震,居然都测对了。二者都是从毫无逻辑的计算中给你一个不容置疑的预测,然后还对了。完全不可思议!
诡异之处还不只是预测对了。这篇《灾害学》论文的注释部分告诉我们,论文的第一作者龙小霞出生于1983年,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研究。2006年文章发表的时候,龙小霞只有23岁。她的文笔相当业余,比如文中X1到X25的数列定义居然重复写了三遍,简直是小学生写作业。文章结尾的”结论与建议”更是不靠谱,如果把这些废话都去掉,这篇论文不会超过3页。问题在于,翁文波的预测法并非路人皆知,那么一个23岁的女硕士生怎么会想到用这怪异方法去预测四川地震,而且还用得这么地道呢?
为了获得内心的平安,我必须给这个事件一个说的过去的解释。我认为这个所谓的预测完全是蒙的。
我们再看看那份”川滇地区20世纪以来≥6.7级地震序列表”,也就是X1到X25这个数列。从1913年到1996年该地区发生了这么多次强震,其中最大的没有地震的间隔只有8年:1925-1933。而从上一次地震,1996,到作者写这篇论文,2006,该地区已经有连续10年没有发生大地震了,这是相当不正常的。
这就好比说一个多雨地区居然连续很长时间没有下雨,这时候任何人都会认为就快要下雨了。
于是这篇论文的作者们猜测,2008年可能该地震了。实际上,当你把2008和前面25个年份放在一起的时候,2008相当突兀:从1996到 2008 的间隔实在太长了。由此可见所谓数学周期法是不可能预测出来2008的。之所以作者们敢于预测一个这么突兀的结果,根本原因是这篇论文写于2006年。
一旦有了猜测,再去凑数是容易的。这就好比圣经密码,其实从任何一本足够厚的英文书中都可以得到对未来的任何”预测”:重要的不是你怎么看,而是你想看什么。
龙小霞非常幸运的猜对了。不知道她拿到学位没有,她做到了一件无数专家所不能做的事。
至于”可公度法预测”的发明人翁文波先生为什么能当选院士,为什么翁文波能够”成功预测”1991年洪水,以及为什么这篇论文能够通过审稿而发表,甚至为什么另有三个合作者,就不是本文所研究的范围了。我很想写一篇超短科幻小说来推测整个事件,但还是免了吧。
我不懂地震,但从这篇文章看《灾害学》应该是一个破杂志。
算命院士的预测不就是狼来了吗?整天瞎喊,以后有了科学的预测人们也不知道该不该相信了。
分析的非常精彩,可公度法这个预测,说白了和做数独一个意思,就是凑数。
我终于知道n元可公度是什么意思了:
已知数列,对于其中的任意一个数a,用数列里a之外的数进行加减得到a: n是奇数,就是用(n/2+1/2个数的和)-(n/2-1/2个数的和),即n个数继续加减; n是偶数,则(n/2个数的和)-(n/2个数的和)+一个数,即n+1个数继续加减。如果对于每个a都可以列出多个等式(等式越多越好),则定义说这个数列n元可公度。
如果某个数列数列n元可公度,这个可以继续加减得到下一数,作为预测。如果选不同n,都可以得到一个预测,则说它可公度方法预测的结果。
嘿嘿,我掌握了,可以拿它去骗钱了。我可以拿它来预测长江涨水,因为每年长江都涨水,从2~n(n小于等于数列长度一半),所以以后每年都涨水。哈哈。
就像上面说的,n元可公度是有程度的,即等式越多越好,有可能没有,比如这个文章的四元可公度不怎么完美。【第五。再看所谓”四元可公度法预测”….最大的破绽在于,计算12这个数字的时候最高年份只用到了 X20(1979年),也就是说如果这篇论文在1980年发表,那么根据这种”四元可公度法预测”所算出来的下一个地震年份应该是 X21=1979+12=1991,而实际上1991年根本没有发生大地震。】
为什么总是嘲笑呢,统计分析也是一个方法啊,做的工作也有一定的意义。
to: uc
你做统计分析会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选择使用数据么
我的非专业理解,
地震有横波,纵波,有波动效应,也分全球强震周期和中国地震周期,周期学说是有一定道理的。有的重合,就可能大震。
地震的级别不同,周期也是不同的。
好比一个波动曲线,结合地震知识分析。得出结论预测,在根据震前兆(地应变,磁,光,云等)比对验证。完全是可能的。
好比古人无法观测太阳地球转动,但用那个竿子,量量日影,就能计算出一年多少天,看是简单,可能背后隐藏深奥的道理。完全是可能的。
我们就用她的算法,下一个是几几年?
全国各省都算一下好不?
这种论文也发……
假若如你所言该文作者是如同赌博一样选中了2008这个年份,但是诡异的是为什么不是2007也不是2009?
你这样说让俺觉得这家伙有可能是个先知,故意用八杆子打不着的专业身份弄了篇与地震学理论无关的地震预测论文,重要的是说出2008这个预言。
“灾害学”在正经人眼里本就有些滑稽的吧?如果可以预测,大概除了彗星撞地球、太阳突然膨胀这类特大灾害外,其它灾害很快就可以被避免成为灾害了。
更有可能的解释是,或许作者看到了某篇未发表或者已发表但一般人接触不到的更可能是一般人理解不了的专业论文,试图另辟蹊径用一般人比较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
最诡异的是,第一,各网站为何对关于有人预测到本次地震的各种传言如临大敌般封杀?亦即,国家为何大力封杀?仅仅从安民的角度我觉得不能解释,是否如科幻般涉及重大科技军事秘密?是否与有人可能借此反对三峡、反对大兴水利有关?是谁出于甚么目的要掌控国家大力发展水利工程因此要扑灭所有反对的声音?大力发展水利工程真的只是单纯为了造福国家造福人民吗?外国专家关于水利工程引起地质灾害的看法是否科学?
第二,什么人那么快就在这关节眼上重新抛出这篇论文来?难道真的只是个凑巧看到这篇文章而且印象深刻的普通人么?想达到甚么目的?有没有成功的可能?
抱歉,好莱坞影片看多了,满脑子阴谋论,但是我觉得,作为普通人,在背景不明的情况下贸然评论,是有闹笑话的可能的,不知方舟子老师以为如何?
如果只凭文章就否定一件事情是不是很苍白?何不找作者谈谈?他的理由和根据。您的质疑可以在那里的到解释。
A NASA funded earthquake prediction program has an amazing track record. Published in 2002, the Rundle-Tiampo Forecast has accurately predicted the locations of 15 of California’s 16 largest earthquakes this decade, including last week’s tremors.
”We’re elated our computer modeling technique has revealed a relationship between past and future earthquake locations,” said Dr. John Rundle, director of the Comput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itiative at the U.C. Davis. He leads the group that developed the forecast scorecard. “We’re nearly batting a thousand, and that’s a powerful validation of the promise this forecasting technique holds,” he said.
Of 16 earthquakes, magnitude 5 and higher since Jan. 1, 2000, 15 fall on “hotspots” identified by the forecasting approach. Eleven of the 15 quakes occurred after the paper was published i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in Feb. 2002. ……
这跟那次海啸有关啊!!板块运动的反作用力!!
虽然我不懂什么地震预报的东西,但是起码的防于不测是必然的,至于为何封杀这些言论,政府自有政府的做法,领导与被领导之区别,但是关系到千千万万的生命,用封杀就能够保住得了吗?冤魂何以得慰?那么多的代价就不能让某些事某些人们醒悟吗?
作者您好!
先不说分析的对不对,你能仔细地分析这篇文章,我觉得你比那些张口就下结论的人值得尊敬。也许这篇文章只是混文凭,也可能只是混某门课通过。你给我们大家指出了一条独立思考,分辨真伪的路,每个人如果想给别人下结论的话,请像作者一样认真分析先。 您的观点,我现在不能马上表示认同或者反对,因为我要用自己的头脑分析一下这篇学期课程论文的推理。如果说自然灾害有周期痕迹,那我一定都不奇怪,因为天体环境是周期性的。但重要的是分析文章中所使用的方法,哪怕龙女士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推理方法,我要向您那样分析一下可公度法处理历史数据的科学性。替所有关注此类中期预测的人谢谢您。
这个如果是假的话,那么四川政府网上那个把地震灾害说成地质灾害的应该是人为吧?
web hosting Resources:
http://webhostingserving.com
就像太阳黑子11年爆发一次,虽然原作者没有写出幕后原因或根本不能找出,但是我觉得您不能这么下结论。您能说太阳东生西落不是规律么?规律的背后是有原因的。只是人门没有找到,他的论文应该说给了我们一个研究方向吧。
汶川地震是两个板块挤压的结果,我们建立一个简化的模型如下可以描述这个过程:
如果把两个板块比作两个楔形放在一起,两面根据时间逐渐加大力量向中间挤压。在静摩擦力的作用下,平常是静止的,当超过最大静摩擦力的时候,就会发生移动。这时就发生地震。
而按照这个模型,那篇文章的统计规律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此,地震发生具有周期是有可能的,而周期的震级则同静摩擦力和两端给的力量有关。因此,不同地区发现的地震周期,震级是应该不同的,同当地的地质情况有关。
因此,我觉得这篇文章的这个结论是有可能的,不能一棒子打死。
各位预测高人,这次CNN怎么没有利用政府没预测(或无视预测)的问题来攻击政府呢??CNN被政府和谐了?或者CNN害怕报道你们这些高人而显示出中国的科技实力比美国大大的高?从而影响了美国的国际威望?你们这些预测高人,应该放眼世界,中国被排挤,可以去外国先发展嘛,科学无国界啊!(别跟我说科学家有国界哦!)
今天晚上,万恶的原殖民地香港的天文台台长林超英也说了地震目前是不可预测的!中国人大多是崇洋媚外的,你们这些预测专家,应该先把国外的这些不可预测论批下去,外国的洋人,殖民地的假洋鬼子,全被你们批下去以后,国内的这些方舟子,扁舟子,圆舟子们,还不乖乖地听你们的?
[转]龙小霞、延军平、学术转包
汶川地震发生之后,不知什么人挖出来一篇06年发表的关于地震预测的论文,做为抨击地震局不作为的依据,而且还真有不少人信以为真跟着吆喝。
刊名: 灾害学
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
主办: 陕西省地震局
周期: 季刊
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0-811X
CN 61-1097/P
创刊年:1986
中国期刊方阵来源刊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
【英文篇名】 Study on Earthquake Tendency in Sichuan-Yunnan Region Based on Commensurability
【作者中文名】 龙小霞; 延军平; 孙虎; 王祖正;
【作者英文名】 LONG Xiao-xia; YAN Jun-ping; SUN Hu and WANG Zu-zheng(The College of Tourism and Environment;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陕西西安; 陕西西安;
【文献出处】 灾害学, 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 编辑部邮箱 2006年 03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方阵 CJFD收录刊
【关键词】 川滇地区; 地震; 可公度; 趋势预测;
【英文关键词】 Sichuan-Yunnan region; earthquake disaster; commensurability; tendency prediction;
【摘要】 川滇地区为我国大陆最显著的强震活动区域,地震活动频繁。在对川滇地区强震灾害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三元、四元、五元可公度法分别预测了该地区下(几)次可能发生强震的趋势,以便能更好地配合防震减灾工作。
【英文摘要】 Sichuan-Yunnan region is prone to strong and high frequent earthquakes.Based on the data analysis of earthquake disasters in Sichuan-Yunnan region,the tendency of the next strong earthquake(s) is predicted by commensurability of ternary,quaternion and quintuple,for the purpos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4JZD00010); 教育部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770013)
【DOI】 cnki:ISSN:1000-811X.0.2006-03-017
我不知道膜拜这位龙女侠的人里面有多少真正看过这篇论文,不过我知道按照惯例多数人是不会认真考虑问题的。
这个论文写得不是一般的糟糕,一共不到四页,前后都是抄的,中间的计算部分重复罗列数据多次,显然是为了凑字数。
不过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我们国家现在搞学术的人太多了,如果水平都是一流的,那中国早就成世界第一强国了。
论文质量低下不足以让人感到惊讶,毕竟这已经是见惯不怪的事情。
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一个学旅游的孩子居然可以预测地震;其次是,她居然知道可公度法;而且,这篇论文居然属于两个重大课题基金项目!
说龙小霞是学旅游的狠了点,她读硕时是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专业,至于本科,中肯的说,最可能是环境科学,这样她好歹还有点灾害学基础。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的环境科学是个什么专业呢?请看下面:
培养目标:本专业通过四年的环境科学专业课及有关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环境治理,环境保护与管理的基本技能,满足社会对环境科学及相关领域得人才需要,为经济建设和改善环境服务。培养能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单位及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与管理等工作能胜任环境保护,城市建设,企业环保,国土资源,城市治理等行业和部门工作急需的复合型专门人才。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主干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数理统计与线性代数,算法语言与程序设计,环境学,灾害学,环境化学,普通化学 环境生态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监测,环境生物学,环境管理与环境法,环境信息系统,环境质量及评价,环境变迁,资源与环境治理等课程。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知识,接受环境保护及污染物监控的专业技能训练,懂得环境经济学、管理学和规划学理论,具备初步的创新与科学研究能力,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本专业的毕业生适合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及环境保护和污染的治理及城建中的环境规划。
——引自旅游与环境学院专业介绍:http://geog.snnu.edu.cn/news/view.asp?id=383
我不想评价陕西师大在灾害地理方面的水平,但是很明显,龙小霞连构造地质、地球物理这些研究地震所必需的课程都没学过,预测地震已经远远超出了她的能力范围。
那么她凭什么敢预报地震?
当然是因为她的老师,这篇论文的第二作者延军平。
那么,延军平何许人也?
延军平教授于1978年2月考入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学习,1986年7月,在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攻读区域地理专业理学硕士学位,2003年在西安理工大学获水文学与水资源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86年7月留校任教,1988年晋升为讲师,1992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9年晋升为教授。1998年增列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3年增列为博士生导师。兼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灾害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陕西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享受2004年度政府特殊津贴。
代表性学术成果有,1990年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灾害地理学》,1994年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时间地理学》,1999年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跨世纪全球环境问题及行为对策》,2001年2月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与对策》,2004年6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西北生态环境建设与制度创新》等。先后在《地理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
——引自http://geog.snnu.edu.cn/news/view.asp?id=626
很明显,延军平从学士到博士都不是学地震预测的。跟他的学生一样,他也没有接受过研究地震所必需的基础教育。我试图在他的介绍里找到他使用构造地质理论或地球物理方法做地震预测的迹象,但是很遗憾,我只发现了这个:
在历史发展演变过程的基础上,主要从事区域自然灾害、区域环境变化与区域开发等交叉研究工作。根据历史灾害记录,在国内较早开展灾害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用地理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认识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提出防御对策,开辟了灾害地理学的研究领域;研究认为灾害与环境变化遵循一定的时间规律,对时间地理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探讨;根据历史地理研究“为世所用”的原则,积极参与区域开发研究,对西北环境问题及变化的经济意义进行了探讨,提出“生态购买”的建议,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支持。
——引自http://geog.snnu.edu.cn/news/view.asp?id=626
“根据历史灾害记录,在国内较早开展灾害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研究认为灾害与环境变化遵循一定的时间规律”,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就是翁文波用可公度法预测天灾的根本思路。很明显,延军平现在用它作为自己搞灾害预测的主要方法。
关于这点,龙小霞其实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延老师的预测是根据翁文波系统做的研究”。
——引自http://zm.njnews.cn/html/2008-05/15/content_40884.htm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可公度法是什么东西,不过我想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已经将翁文波院士当作神明来崇拜了。
关于可公度法,我们来看看神明自己是怎么说的:
“可公度性”一词是在天文学中首先提出来的。由于至今还没有人能够提出有说服力的机制理论,一直当作经验关系写入某些天文文献之中。”
——《预测论基础》P47
龙小霞只抄了第一句,至于后面这句,自然不能写到论文里。
就这样一个连翁老先生自己都解释不清的理论,居然成了预测地震、旱灾、涝灾等各种天灾的万能法宝。你管这个叫什么?科学?
关于翁文波和他的理论我们以后再谈,这次我想说说在这个“论文事件”中我最关心的问题。
这篇论文中很清楚地写着,该论文属于以下两个教育部基金项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4JZD00010); 教育部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770013)
那么,这两个项目具体是什么样的呢?
在延军平教授的介绍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项目的名称。
延军平教授先后主持的科研项目有国家攻关项目子专题“西北干旱脆弱生态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96-920-13-01)(1999-2002),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下关中平原贫水化过程的环境与经济效应研究”(99D01)(2000-2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球变化下秦岭南北地区环境脆弱程度的比较研究”(40071005)(2001-200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战略研究——陕甘宁老区实证分析”(01BJY045)(2001-2002),与四川大学共同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西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研究”课题(04JZD00010)(2005-2007),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度重大项目“陕甘宁老区生态脱贫途径研究”(05jjd770013)(2005-2007)等项目。
——引自http://geog.snnu.edu.cn/news/view.asp?id=626
“西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研究”,“陕甘宁老区生态脱贫途径研究”,这两个课题需要预测地震么?难道还要讨论一下,如果以后这些地方发生了地震该怎样重建,怎样从震后的一无所有走上脱贫道路?这样说来,延军平教授考虑的还真周到呢。不知他是否还考虑了其他天灾人祸,是否考虑了奥运会、次贷危机和外星人对该地区经济的影响?
很显然,这篇论文不是为这两个课题而写的。那么,这篇论文为什么会打上“教育部重大项目”的标签?
原因大家都很清楚,龙小霞作为硕士研究生需要发表论文,如果挂名导师的项目,就容易通过。这篇论文之所以会发表在《灾害学》上,也就是这个原因。延军平是《灾害学》的编委,自己学生的论文估计没少照顾。
如果不是这样,如果这篇文章就是为课题研究而写的,那可就真无语了。这可不光是混学位的问题,还有骗钱的嫌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资助额度一般是30-80万,这篇论文占了多少预算?在另一个项目中又占了多少预算?我们花钱请学者做研究,就是为了得到这样几页废纸?这样的项目是怎样监督的?又是怎样验收的?
我们国家建筑业上有这么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建筑队因为没有相关资质,就挂靠在有资质的建筑单位下面,由这些单位去承包项目,然后转包给这些没有资质的建筑队。只要不出质量问题,那么有资质的跟没资质自然是皆大欢喜。
但是怎么会没有质量问题呢?我从小在建筑单位长大,父母都在建筑单位工作了一辈子,这方面的事他们见得多了。没资质的建筑队,一般不能指望他们保证质量。而有资质的建筑队,只要管理过硬,其业务水平决不是没资质的队伍能比的。
学术界现在也是这个样子,有资质的人申请项目,申请下来没资质的做。师生也好,同行也好,做完之后一起署个名,皆大欢喜。这种学术上的转包,早已成了普遍现象。至于那些粗制滥造的论文如何通过验收,建筑业能用的办法,学术界也一样用。
实际上,各行各业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为什么把建筑业拿出来说呢?因为盖房子出了质量问题是要倒的,损失的不光是财产,还有生命。所以人们对造成建筑质量低劣的工程转包深恶痛绝,人见人骂。
房子盖不好要倒,做一个错误的科研报告会怎样?民众是看不到直接危害的。是啊,学术转包不会死人,也就是浪费点经费,造就几个混饭吃的人才。我们国家科研人员那么多,好歹还有那些老老实实干活的人撑着。只是,如果重大课题也马虎了事,导致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可就不是倒个房子那么容易衡量了。
加强管理,势在必行。各行业都一样,我们不能纵容错误无限制的发展下去。
这些人妄想用数学来解释一切